世界杰出女科学家——中国科大施蕴渝院士:愿仰望星空、与爱同行
出身世家,做科研依然优雅从容
世界杰出女科学家、中科院院士:施蕴渝
愿仰望星空、与爱同行
她,是生物物理学与结构生物学家
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
2009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
施蕴渝院士
女院士?科学家?奶奶?
她,是学生眼中的施奶奶
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
她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蛋白质结构与功能计算生物学研究
学生A:施院士是一个对科研探索充满了热情的人
学生B:是一个在科研道路上不断奋斗的人
学生C:施奶奶是一个精力非常旺盛的人
学生D:她是一个德高望重的科学家
用物理学的方法测定蛋白质的结构!
What? 虾米?好复杂~~~
“院士小课堂”
施蕴渝:用物理学的方法测定蛋白质的结构——三维结构,测定这些分子——大分子和大分子之间、大分子和小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,利用这个来进行药物设计和研发。
施蕴渝院士做客中央台,与两岸青年同分享
2018年9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迎来了建校60周年华诞
来源: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官网
“施蕴渝院士致辞:我们科大人这60年来,我想主要是永不言弃,尽管科大经过无数的困难,但是我们一直在努力。
”她的科学逐梦之旅与中科大60年的发展血脉相连
1960年,她从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毕业,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科大。
1970年,她选择回到中科大生物物理系,成为一名大学老师。
同年,中科大从北京南迁,最终在合肥落脚。艰苦的条件,没有让施蕴渝退缩。对于为何选择随校南迁,施蕴渝的回答既朴实又深情。
施蕴渝:我爱人留校科大,我觉得一家人不能分居两地,我们一家人要在一起,这是第一。第二,我们全家都是老师,从小我认为教师这个职业是我很崇敬的,所以我很喜欢大学老师,我愿意到中科大来。
施蕴渝院士和参加分享会的台湾青年合照
施蕴渝:那时候一百个大学生里面只有一个人能上大学,我们还有很多家庭非常贫困的同学穿的草鞋打的光脚,但是这批人觉得我们肩负着(国家),我们应该牢记使命,我们应该努力。
施蕴渝院士的父亲是物理学家施士元(1908-2007),他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居里夫人为中国培养的唯一的物理学博士,也是“中国的居里夫人”吴健雄的老师。
施士元全家,20世纪50年代(来源南师附中《校友通讯》)
1932年,施士元博士论文答辩(来源 清华大学)
精彩视频
如今,施院士还常常会和学生们说起那些奋斗的岁月。
回忆当年全校学生围着郭沫若用自己稿费买的黑白电视,看中国队在乒乓球世锦赛上奋力厮杀的情景,回忆科大人“科教报国”一个个感人瞬间。
如今,年近76岁的她
依旧往来于教室、实验室、办公室间
继续着她的教学科研事业
她说,“未来的希望就在这批年轻人身上,
和孩子们一起学习进步,我特别开心。”
毕业季
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对台湾节目中心出品
总监制:杨文延
监制:杨贵明、黄少辉、乐艳艳
统筹:侯东合、伍刚
策划:甘永煌
导演:林骏
采编:林骏、张瑜瑜、许睿
播音:安然、杜传
主持:张彬
调度:郑婷婷
技术:秦梓元
执行:苏伯皓、谢治国、陈伟建、叶进华、谢锦亮、陈譞、林舒意、陈鹭宏、熊博洋、叶滢
新媒体编辑:李觐如、高鹤溪
来源:央广新闻公众号
推荐阅读▶他,14岁考入科大少年班,22岁因发现石墨烯超导魔角登《自然》年度十大人物榜首
▶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| 三位中国科大人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表彰,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!
▶嫦娥四号奔月!请看这位中国科大人从木讷少年到探月总设计师:他走出大山送“嫦娥”上九天揽月
▶央视新闻:倒在学术报告台上的科学家——致敬中国科大杰出校友王焕玉教授
▶“你们相信他一个旧包缝缝补补,一共背了35年吗?”——专访中国科大陈国良院士
▶两位中国科大人常进(844)、相里斌(859)获2018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
▶这位科大人终结中国计算机无芯历史,被誉为“龙芯之父”,今获中国计算机学会“王选奖”
▶“中国火灾科学之父”范维澄院士荣获埃蒙斯奖
▶重磅!2018年度“求是奖”颁奖典礼在中国科大举行,四位中国科大人获杰出青年学者奖